翻看一些昔日的中環照片,總覺得美得過份,其中尤其以中環的噴泉最叫老編驚艷。原來香港曾經有過一個媲美羅馬許願池的戶外噴泉 — 顛地噴泉。
城市中一些建築就像女人身上的飾物,是用以顯示她的品味:有些城市喜歡以現代建築來標榜她的年輕、活力,如東京鐵塔,曾經的巴黎鐵塔也是先進的象徵;也有一些把舊建築永久保留如希臘的衛城,象徵古代智慧的發源地;至於想以燒鵝成為某地像徵的人,實在需要研究其奇特的品味。
上回說到顛地洋行的John Dent在一次公眾會議上提出興建一個鐘樓以及噴泉,鐘樓眾籌最終爛尾要人包底,顛地生結果自掏腰包出錢起了一座 顛地噴泉 。
噴泉的由來
顛地生應該是很懷念他的英國老家,事關噴泉這東西是一種骨子裏很歐洲的建築。對我們來說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沒去過也見過衝上雲霄的Sam哥去過的羅馬許願池。
其實從古羅馬時代起,羅馬人已經很擅長興建巨型的輸水管(Roman Aqueduct),把河水或泉水引到城市內,經噴泉、浴池等地給公眾使用。及後歐洲許多地方都相繼仿效,噴泉亦成為了市民聚集聊天的地方,很多有錢人更會藉興建噴泉來提高名聲。
直到19世紀後期,由於供水系統日趨完善,市民不需再到噴泉取水,從此噴泉變成裝飾品。但中國甚少有這種巨型輸水系統,取水多是到村口或在自家後園的井中,在基因中完全沒有經歷過噴泉歴史,所以我們眼中的噴泉就純粹是裝飾用途。
顛地噴泉設計
這個由顛地出錢興建的噴水池於1864年建成,座落在當年的大會堂前(今滙豐與中環中心之間),四角躺着的獅子,分佈東南西北四角,中央由四位少女頂着,頂部有一位天使在吹號角。
用少女作柱子支撐是古典建築常見的手法,名為Caryatids,大家最熟悉的相信便是希臘的厄瑞克忒翁神廟(Erechtheion)。
顛地噴泉配合大會堂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單看照片真彷如置身歐洲城市。(當年的大會堂是華人止步,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不過如此美侖美奐的建築如大鐘樓一樣,日漸受到遺棄,直至現今更被人遺忘。主要原因是不切實際!噴泉原是供水建築,但香港人沒有於噴泉取水的傳統,顛地噴泉成為裝飾出發的藝術建築。
無水的噴泉
本來如果香港水喉充足,像今天硬買多餘的東江水來噴下無所謂。問題是當時香港無水又無水源,井水又容易受污染,開埠初期政府還要「豪擲」巨款興建薄扶林水塘,再經輸水管運水供市民日常使用。噴泉興建之時正是薄扶林水塘完工之日,但水塘的水連供應給市民用也捉襟見肘,如此矜貴的水又怎會用在裝飾用途?(弱弱地想,噴咸水得唔得呢?)
所以顛地噴泉無水時多,噴一下水都成為大新聞,廿年不遇,有明確的噴水紀錄包括皇室人員訪港,以及慶祝城門水塘的存水可以輸送至港島區。不過這廿年沒一次的鋪張也曾被投訴浪費水源:「皇室人都才不會在乎你的噴泉有水與否!」原來投訴之都不是近年才建成的⋯⋯
由於齋睇又無乜用,兼且有點阻街,就算大衛像放在中環應該也會被移走,所以這座滿有歐洲特色兼血統的噴泉終於在1933年難逃被清拆的命運,結束了她69年的生命。而既實際又實惠的香港人和香港政府當然唔會出錢起過座雕塑放喺街,於是乎,香港街道的面目變得越來越千篇一律,既無趣味又無歷史。而這個「有效率」又實用的都市,是否就比昔日好呢?
參考資料:
※我們盡力確保網站內圖文的資料和版權正確性,若資料或版權訊息有誤,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儘快修改。若是你我們反對使用,我們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
1.5.201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