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香港, 消失了的

中環的前世今生(III)— 阻住地球轉的畢打街大笨鐘

中環都有大笨鐘?有!雖然佢個名唔係叫Big Ben,但佢真係又大又笨,阻住地球轉,唔係,係阻住中環既車轉,所以一百年前就俾人拆咗。(原來中環塞車已經塞左一百年!)這個 畢打街鐘樓 (Pedder Street Clock Tower)建於1862年,轟立於必打街(今日之畢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鐘樓樓高五層,高80英尺(約24.4米),具有報時、報火警以及夜晚為船隻導航的作用。

畢打街鐘樓
興建中的大鐘樓 Milton Miller攝

那個不知時日的年代

1862年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那是一個莫說電話,連手錶都未有的年代,(第一支手錶是在1868年由Patek Philippe為匈牙利伯爵夫人Kocewicz製作的方形手鐲錶)離了家,要趕車趕船趕約會也難以知道確切的時間。中環的大鐘樓正是為此而建造。

畢打街鐘樓
攝於 1863年 Milton Miller攝
畢打街鐘樓
照片拍攝年期大約為1870年,圖中可見附近建築都較低矮,鐘樓鶴立雞群。

眾籌而來的鐘樓

近年興起眾籌,想開公司開發商品想告人都可以眾籌。想不到百多年前一些公共設施都要眾籌,大鐘樓就是其中一項。1860年,當時的立法局議員、顛地洋行(就是引發鴉片戰爭其中一間洋行)的John Dent建議公眾集資興建一幢集合大鐘及火警鐘,附設噴水池的鐘樓。可惜出口贊成的多,真正出錢的少,最後幸有黃埔船塢大班、德忌利士洋行東主Douglas Lapraik包底完成。但鐘樓很多裝飾細部都可免則免,而說好的噴水池,最後則要John Dent自掏腰包興建。(這個之後會講)

畢打街鐘樓
鐘樓由Rawlings設計,分為高中低三部,底部是粗糙的花崗岩,由粗至幼而上。

大鐘樓在1862年尾建成,1863年1月1日午夜12時敲響第一下元旦鐘聲。由於位處馬路中央,高度又比鄰近建築要高,加上當年皇后大道已算臨海,連港內的船隻都能看到,當年實是一個觸目的地標,甚至是城市的核心。

當時的卜公碼頭直望便是大鐘樓

不過好景不常,維多利亞城發展越來越快,建築物也越起越高,鐘樓不再顯眼。

畢打街鐘樓
1900年的照片,可見鐘樓附近建築已跟鐘樓高度相約,令鐘樓不再顯眼,其作用亦消失了。
畢打街鐘樓

到了二十世紀,由於皇后大道的交通越趨繁忙,座立於路中央的大鐘樓變得阻手阻腳。於是於1913年,隨着皇后大道的擴建,鐘樓也要讓路了。

至於鐘樓上的鐘,有說被安裝到尖沙咀鐘樓上,直至1921年該鐘樓換上全新四鐘面報時大鐘為止。但經一些有心人考察政府資料,發現大鐘樓的組件已被拍賣,而尖沙咀鐘樓上的鐘面設計也與大鐘樓的鐘面不同,所以未必全然肯定。另外也有一說是置於畢打街郵政總局內,如讀者有任何消息,歡迎告知。

初稿日期:9.4.2018

參考資料:

雜碎香港 Crumb Tracker
http://hongkongsfirst.blogspot.hk
gwulo.com
圖說香港歷史建築 1841-1896黃棣才

更多舊建築介紹:
皇座樓 Kingsclere — 建築物也有紅顏薄命
中環的前世今生(II)- 風華絕代的香港郵政總局
香港古堡遊,五間靚到你唔信的大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