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方細細,其實都有好多有趣人與物。有無諗過無牛但有野豬的屯門都有一啲傳奇人物?其中一個,杯渡禪師,同埋月老,去青山…禪院就搵到喇!青山禪院 又名青山寺, 位於青山山腰, 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千五百年前。 今次老編會介紹點去,仲有詳細既歷史講解!
1. 往青山禪院路線
2. 月老是誰
3. 道觀定佛寺?
4. 神奇的杯渡禪師
5. 默默無聞的福氣
往 青山禪院 路線
要到青山禪院可以先乘地鐵到屯門西鐵站, 經杯渡路到建安站, 乘 506 號輕鐵到青雲站, 或直接經杯渡路到青雲路。 另外亦有不少巴士途經青雲站的, 例如 57M 、 66M 、 258D 等。
在青雲路上已有指示牌到青山古寺, 或青山禪院。
見到垃圾站過馬路, 轉入楊青路。
沿著楊青路行, 便會見到青山寺徑, 沿路的指示也不少。
青山佛教學校
路過一間名為青山佛教學校的遺址, 兩邊還書有「名山毓秀栽培學地、 香海文瀾流貫中西」的對聯。 翻查資料, 這間學校在 1925 年由寶蓮禪寺開建, 原本名為青山佛教義學校, 收容附近若 100 名農村清貧學生。 此後經過多次重修, 現在已荒廢的校舍是於 1961 年重建落成的。
經過了青山佛教學校可以沿馬路直上, 基本上十分好行。 只是斜度會越來越斜, 越來越斜, 挑戰你的腳骨力。
約 10 分鐘左右可到達一個非常傳統的亭, 名為「 挹曉亭 」。 此亭據說是何東爵士伉儷於 1922 年上青山寺時, 感到登山疲憊, 故出資建造挹曉亭供遊人休憩。
離挹曉亭不遠, 有一座石牌坊, 建於 1929 年, 上書的「 香海名山 」是由香港總督金文泰所題, 是青山十景之一。 呢個金文泰都幾西利, 不但識講廣東話同官話( 即係北方方言 )、 識中國詩詞、 仲寫得一手好書法。 佢喺 l927 年同 1928 年登過兩次山, 覺得青山真係好靚, 不愧為香海名山, 故立牌坊於此。
過了石牌坊大概再走 5 分鐘就會到達這個分岔口, 左邊繼續上的就是青山, 右邊樓梯級就是通往青山禪院了。
走上樓梯便能到達青山禪院的正門, 是很傳統的禪院正門, 即常在武俠片中所見的門口, 彷彿隨時會有位僧人走出來問聲施主貴幹, 或佛門清靜地, 恕不招待女賓…… 老編係咪諗多咗?
入了門向右直行, 就會見到新供奉的月老像了。
月老是誰
「 月下老人 」出自唐朝典籍, 話說有個叫韋固既書生夜宿宋城, 遇到一個布袋老人 坐在月光下看書, 韋固就八卦, 問老人家睇緊啲咩, 布袋裏又裝咗啲咩。 其實呢個韋固都幾八, 不過應該都係劇情需要, 如果唔係行過路過都問一餐, 佢都幾唔得閒。
老人家回答話睇緊本書叫「 鴛鴦譜 」, 袋裝著的是紅繩, 用來繫住夫婦之足。「 雖仇敵之家, 貧富懸殊, 天涯海角, 吳楚異鄉, 此繩一繫, 便定終身。 」 諗落都幾得人驚, 睇怕羅密歐與茱麗葉都係佢既傑作。 跟手指住個三歲妹釘話佢係韋固未來老婆。 韋固心諗你咪玩啦, 咁樣衰你要喇。 轉頭搵人想整死個妹釘, 但僕人唔忍心, 整花佢道眉就算。 結果, 十幾年後韋固至結得成婚, 見老婆眉心有痕, 問發生咩事, 至知佢就係當年個死妹釘。 之後月下老人呢個名就傳開咗喇。
我係韋固個老婆就心都寒埋, 咁唔好心地既人都有嘅? 點嫁得落呀?
據說在「 青山禪院 」的石岩內, 有一座月下老人祠, 它是用紅色磚石砌成的小神龕, 由於這座石岩是個狹窄的岩洞, 而且岩洞外面又為另一位神「 包公 」所掩蓋, 很多時把月下老人忽略。 或者係咁, 禪院就新起咗座月老像。 不過這座新雕像, 以「 傳統 」的中國老人形象配上一個 sailor moon 式的月亮…… 唔, 呢種創新, 老編就唔係好識欣賞。 不過既然要創新, 不如整到佢姜濤咁既樣, 起碼靚仔好樣啲。 如果一定要配合「 老人 」呢個設定, 不如整個朝偉咁既樣, 點都比而家呢個吸引……
道觀定佛寺?
睇完月老像行上樓梯就會見到一塊大石, 寫住青雲觀。 究竟呢度係道觀定佛寺?
對於唔熟悉佛道宗教既老編, 其實都唔係好分到。 不過青山禪院就真係改過好多次名, 最早可以追溯至千幾年前南北朝時, 呢度叫杯渡庵, 後來差唔多每次改朝換代都改一次名: 普渡道場、 雲林寺、 斗姆宫, 到了元代稱為「 青雲觀 」, 到民初再一次重修成為青山禪院, 1926 年建成。
大石現在可以讓人掛繪馬, 讓人把願望許給這兒的神明。 無論有沒有信仰, 我們都希望這世上有比我們更大能力的「 神 」, 期望在無法掌握的未來中過得好一點。
回到正中有一座韋陀亭, 後面便是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青山禪院的中心, 凡各種法會、 儀式、 典禮等都在此舉行。 殿內供奉三世佛, 中央為現在佛釋迦牟尼, 左方東方藥師佛, 右方為西方阿彌陀佛。
神奇的杯渡禪師
在大雄寶殿後方有道樓梯, 拾級而上便可以見到杯渡禪師像了。
之前講過, 青山禪院最初叫做杯渡庵, 究竟個名點嚟架呢? 傳說南北朝時, 有位高僧坐住隻大木杯嚟到屯門青山弘揚佛法, 呢位就係鼎鼎大名既「杯渡禪師」, 而佢住嗰間廟, 就叫做「杯渡庵」喇。
無人知呢位杯渡禪師姓甚名誰, 但佢又好似好有法力, 據說放對腳落隻杯度, 隻杯就可以自然向前飄行渡江, 係唔係好神奇呢? 唔止, 佢仲試過幾次死而復活, 醫術高明, 有人拎隻缽俾佢, 佢又話無見過隻缽成四千年!? 老老豆豆, 除咗外星人 aka 神仙, 我都諗唔到佢係咩嚟。
另外仲有傳杯渡禪師死後化身做青山,由屯門徑彩虹欄杆望過去,似唔似一個躺卧著的人的側面?(鼻尖還突出幾根鼻毛!)
或者係呢度歷史實在太悠久,而且又太有古意,好多電影都喺呢度取景,其中李小龍既《龍爭虎鬥》就係最著名既一套。為隆重其事,起咗條李小龍事蹟徑嚟紀念,仲搵咗陶傑撰文解讀,有空不妨細看。
默默無聞的福氣
雖然好似幾多景點, 但青山禪院並唔係好熱門既旅遊打卡勝地, 始終佛寺、石頭呃 like 度不高。 上得嚟呢度可能係上青山途中歇一歇腳, 未必知道呢度其實係歷史悠久又充滿故事既地方。 不過, 隱藏風頭未必不好, 鋒芒過露也許早夭易逝, 一下子來個「活化」或許更半死不活…( 而家個月老已經唔知想點 )還是讓它靜靜地躺於一隅, 悠然於歲月以外。
參考資料
香港,青山禪院
第一位把佛教傳入香港的人——杯渡禪蹤
屯門青山禪院
伸延閱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