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稱呼、有些名字,我是很不正確地寧願暴露年齡也不願更改,如叮噹、如地鐵、火車,也如 兵頭花園 。(話時話,老編已經老到一個唔驚暴露年齡的年齡了~)又老老實實吖,香港動植物公園這名稱真係沒趣到一個點,同滾水既無味有得揮~

講返小小歷史,兵頭花園係1860年開始興建,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動植物中心之一。點解會叫做兵頭花園呢?邊個兵頭咁巴閉可以有個咁大既公園呢?喺殖民地時代既香港,最大個兵頭咪港督囉。見過不少資料(包括維基)都話港督曾經喺1842-43年住過喺兵頭花園嗰度,但唔知點解老編唔係好信。或者因為第一任真正既港督係1843年至正名,之前既只係香港行政官啦。所以老編傾向相信因為砵甸乍與戴維斯曾在這個植物花園辦公,所以至叫做兵頭花園。(Anyway, 老編會再考古)
去 兵頭花園 路線
講返點去先。其實喺港島區有好多條路線都可以去到兵頭花園…附近,不過與其實係要行一段路,不如就教大家點樣喺中環用十分鐘行上去啦~
無論你搭地鐵又好、電車又好、天星小輪都好,嚟到匯豐總行先。

穿過匯豐底部,就見到長江中心花園個入口,行去左手邊有扶手電梯上。

上到平台,有兩條路,向前直行到尾轉右可以直上兵頭花園。亦可以喺最右邊樓梯上,經過聖約𨌺座堂至上去。老編揀咗直上先,落山至慢慢睇古蹟。



沿途既指示都好清晰,雖然條路比較窄同有少少斜,不過好快就會到。沿途仲會經過好多值得睇既建築,例如呢間梅夫人婦女會。

上山只有一條路,一直向上就可以了。


到咗上亞厘畢道,過馬路然後穿過隧道。但因為上亞厘畢道無紅綠燈,要小心睇車。

到亞厘畢道的天橋底,有幾個有趣的坐椅,如果行到索氣可以喺度唞唞,再上樓梯。

上完樓梯,就到兵頭花園喇,係咪好快呢?
門口呢四條石柱,就係花園內最古舊既構件之一,大概係1861-1864年已經竪立喺度。

穿過入口上一層樓梯,就會見到一個華人紀念牌坊。呢個紀念牌坊建於1928年,原本係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殉難的華人,但牌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遭損毀,戰後由香港政府修復以悼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同盟國殉難的華人。牌坊前後各有一對石獅守護,最獨別既係全爲雄性。老編每次經過都會靜默一陣,向曾為保護香港而犧牲的人們致敬。

穿過紀念牌坊向前行幾步,右邊有條向上的樓梯,走上去就會到達噴水池。這個噴水池可以說是動植物公園的地標。百多年嚟兵頭花園重建過好多次,噴水池都換過,但位置就一直都無變過,可以話係見證住香港成長既一個地方。



喺呢個咁地靈人傑既地方,除咗英國人好鍾意之外,日本人都好鍾意。日治期間,公園唔單止被易名為「大正公園」,仲籌劃過建造神社。
每次老編嚟到呢度都覺得好神奇,放眼望去係香港最顯赫的地標:無論是權力的禮賓府還是財力的滙豐銀行、中國銀行、長江中心等。但任何人都可以在此放下俗務,享受陽光與空氣。

兵頭花園係依山而建,第一層最觸目當然就係個噴水池啦,但係喺噴水池既末端有一個小食亭。個小食亭無乜特別,特別在佢啲枱椅,竟然滿有南歐風情。放杯咖啡在此打個卡,又可以扮下偽旅行。

從噴水池上一層就見到一條林蔭大道,在夏天除了提供陰涼的樹蔭外,到了秋冬天時,還是紅葉之地。不過這兒的紅葉比較不「平易近人」,高到只能仰望,未能合照。


據維基的資料,早期的「植物公園」扮演著將西方人從中國採集的未知植物物種出口到邱園(Kew Gardens)以及其他西方植物園的中轉站。老編唔知點解英國人咁鍾意採集植物種類,不過兵頭花園又真係種咗好多款植物。愛花之人都可以唔同時節時碰碰運氣,睇吓可以同咩花打吓卡。



除咗動植物,公園內仲有一啲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如1866年建成的前演奏台(現在用作涼亭),1958年開始擺放的英皇佐治六世(即現時英女王的老豆,電影《The King’s Speech》的主角 )的銅像。
作為香港最古老既公園,兵頭花園究竟係幾多歲竟然唔同資料有唔同數字,見過有人話155,有人話160, 不過官方而家就統一係150年,可能係計佢完全完工啦。點都好,重要既已經唔係幾多歲,而家我地仲會唔會去珍惜呢個在市中心俾人唞一下氣既地方,如果我地對佢都不屑一顧,幾多歲、幾有歷史價值,都係無意義了~

途經香港動植物公園的公共交通路線:
1. 從中環開出 3B, 12, 13
2. 從金鐘開出 12A, 12M, 40M, 40P, 40
3. 從銅鑼灣開出 23B
4. 從北角開出 23
5. 從樂富開出 103
參考資料:
日佔時代香港大正公園的香港神社前世今生
伸延閱讀:
龍脊 — 新手也可以行到揚威國際的行山徑
青衣公園 —10分鐘睇紅葉
沈雲山 — 好有日本feel!全斜路20分鐘走上山看飛鵝山
按此瀏覽更多一小時以內的市區行山路徑
Leave a Reply